為在變革中賡續傳統,在傳承中創新發展,共同推動師范教育改革,培養新時代卓越教師,5月19日下午,學校舉辦“‘強師計劃’下師范教育改革與教師卓越發展”學術研討會。來自全國的教育專家、學者,《師范源頭奔涌浪——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校友特級教師杏壇談藝錄》作者、編輯出版者代表,基地學校校友代表和師生代表等參加了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共分領導致辭、學術報告、圖書首發式、學術沙龍和專家小結五個環節。
通師高專校長朱月萍教授代表學校致辭并主持“領導致辭”、“學術報告”兩個環節。她在致辭中感謝我校杰出校友成尚榮先生的精心策劃和創意,感謝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教育廳教師工作處)領導的重視,感謝顧明遠先生發來視頻講話,感謝張民選教授、吳康寧教授、周建忠教授等知名教育專家撥冗前來指導,感謝老校長朱嘉耀先生和眾多校友回校指導。她說,長期以來,學校高舉教師教育大旗,以小幼教師培養為主責主業,時刻緊盯教師教育綜合改革新趨勢、新動向,不斷探尋全面提升小幼教師培養質量的新理念、新路徑,旨在培養信念堅定、熱愛教育、知識廣博、能力全面的優秀基礎教育師資。經過不懈的理論探究和實踐探索,總結形成,以培養“知、情、行”融于一體,認知品質和人文品質和諧共生,具有圓整職業人格的未來教師為核心的人格化師范教育理念,為學校教育教學確立了價值遵循和實踐路徑??茖W對接教師專業標準,按照“主兼復合、文理滲透、知能并重、情智和諧”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策略,構筑全程全景、多層多維的實踐體系,有效促進學生知識學習與技能養成、專業教育與素質提升、師德品質與職業情意的融通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培育了數萬名扎根基礎教育一線的優秀師資。她表示,120周年校慶是學校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節點,也是學校再次出發、再創輝煌的嶄新起點。學校將以服務國家教育強國戰略為根本任務,以落實《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精神,深度參與鄉村教師培養支持服務體系建設為關鍵抓手,以早日建成特色鮮明的本科師范院校為不懈追求,在傳承百年師范文化中強化內涵,在賡續優良育人傳統中推動創新,為培養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小幼教師,推動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卓越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研究員任友群視頻致辭。他代表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向研討會的舉辦表示熱烈地祝賀。他重點介紹了《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中有關教師教育方面的內容和要求。希望學校賡續教育報國傳統,牢記教育強國使命,切實辦好師范教育,希望本次研討會圍繞落實強師計劃深入探討,探索新時代高質量教師教育改革之路,為教育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四屆“教學大師獎”獲得者、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先生視頻致辭。他高度評價了通師高專開校以來對我國師范教育作出的重要貢獻,簡要回顧了我國師范教育發展的艱辛歷程,它的功績以及它的曲折,強調了高質量教師隊伍對于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相關重要性,并對我國師范教育建設發展提出了一些希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主任、教育部國際教育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師范大學原校長、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原院長、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副會長張民選教授作題為“教師與教師教育:世界的新期盼”的報告。他在回顧了我們國家教師的悠久流傳的傳統后,以寬闊的國際事務細節、精專的比較視角、豐富的一手資料,從“人腦學習再認識”、“課程教學再認識”、“數字教育新認識”、“教師是知識的生產者”等四個方面向與會者展示了當今教師和教師教育的世界途徑,讓大家看到了世界的教師與教師教育的進步趨勢,也讓與會者感受到了我們國家我們中國教師和教師教育的壓力,任重而道遠。
國家督學、江蘇省教科所原所長、成尚榮研究員作題為“做中國立德樹人好老師:‘格’視域下教師發展”的報告。他認為中國立德樹人好教師要有格律、格局和格調三“格”,他希望每一個教師都要有自己的價值坐標體系,都要有自己的人生境界,都要有不拘一格的自主教育風格、教育思想。
報告結束后舉行《師范源頭奔涌浪——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校友特級教師杏壇談藝錄》圖書首發式。副校長孫國春教授代表編輯小組介紹了本書編撰出版的相關情況:《師范源頭奔涌浪》分為學前教育、人文藝術、數學科學三個分冊,作者按照進校就讀時順序編排,同年進校的則以姓氏筆畫為序。書名“師范源頭”意指被業界公認為中國師范教育的三大源頭之一的“通師高?!?,“奔涌浪”則是受兒童教育家、校友李吉林先生的散文《奔騰的涌浪》的啟發,既代表一種姿態,又代表一種氣勢,意指通師高專優秀校友持續涌現,如同滾滾長江,波浪奔涌,逐夢海洋。
文集由國家督學、江蘇教育科學研究所原所長成尚榮先生作序。他從小學教師做起,通過自身努力,成長為全國公認的教育大家,是通師高專校友踐行“道德優美、學術純粹”的旗幟型人物。序言既有情感溫度,又有思想深度,已以“‘杏壇談藝’:走進思想的叢林”為題在《中國教育報》全文發表。
孫國春還代表編輯小組對校友特級教師的大力支持,對曾在我校任教的校友、現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姜愛萍主任為文集如期出版付出的辛勞和貢獻的智慧表示感謝。表示因為校友特級教師人數眾多,加上時間跨度大、分布范圍廣、部分聯系方式不準確,還有部分校友特級教師未能聯系上,為彌補上述缺憾,學校擬在適當的時候編輯《談藝錄》續集。
黨委書記劉鋒、校長朱月萍向作者代表和師范生代表贈書。
成尚榮先生主持“做好‘強國建設、教師教育何為’的時代答題人”學術沙龍。原南通師范學校校長,特級教師朱嘉耀、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南通大學原副校長、范曾藝術館終身館長周建忠和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副校長,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華應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南京市瑯琊路小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周益民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二附屬小學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黃美華 、南京市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教培員,特級教師張齊華分別作為師范教育者、高校學者和杰出校友代表,圍繞“做好‘強國建設、教師教育何為’的時代答題人”這一主題,就人才強國戰略下,如何看待今天的教師教育,包括如何看待教師;新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在哪里,我們如何突破,交流切身體會和感悟;就強國要強師,強師要強范教育,師范教育改革,提出了設想和建議。校友們深情講述母校教育給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記憶,周建忠教授從高校的學者角度談點感受,朱嘉耀先生從校長的角度回憶當年的師范教育,他們以親身經歷、精彩故事、真切體驗,對教育、兒童、教師;教育之愛、教育智慧、教育堅守;教育田野的耕耘者、教育創新的踐行者等理念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大家各抒己見,見解鮮活,大家對做“強國建設、教師教育何為”的優秀答題人做出了積極的回應。
博士生導師、南京師范大學原副校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吳康寧教授對三場報告和沙龍進行點評。他分析了當代教師卓越發展存在的兩大挑戰,結合大量的案例,從轉變管理體制和文化氛圍兩方面提出了應對措施。他希望通師高專教師教育工作越辦越好,也希望中國的師范教育越辦越好。
黨委副書記潘健在總結中指出,本次研討會群賢畢至,大家云集,四代“先生”齊聚一堂,共商師范教育改革與教師卓越發展大計,既充分說明了教師教育是一個向陽而生,逐光而行的事業,又充分體現了幾代師范人踔厲奮發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他希望,通師高專繼續與各方深層次協同,高質量貫通,為打造富有特色的師范教有體系和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不遺余力。他表示,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將進一步深化內涵建設,加速層次提升,為成為高水平教師教育體系中的一員,牢記使命,搶抓機遇,奮力爬坡,只爭朝夕。